油箱的作用分類及簡介
油箱在液壓系統(tǒng)中的主要功用是儲存液壓系統(tǒng)所需的足夠油液,散發(fā)油液中的熱量,分離油液中氣體及沉淀污物。另外,對中小型液壓系統(tǒng),往往把泵裝置和一些元件安裝在油箱頂板上使液壓系統(tǒng)結構緊湊。
油箱有總體式和分離式兩種??傮w式油箱與機械設備機體做在一起,利用機體空腔部分作為油箱。此種形式結構緊湊,各種漏油易于回收。但散熱性差,易使鄰近構件發(fā)生熱變形,從而影響了機械設備精度,而且維修不方便,使機械設備復雜。分離式油箱是一個單獨的、與主機分開的裝置,它布置靈活,維修保養(yǎng)方便,可減少油箱發(fā)熱和液壓振動對工作精度的影響,便于設計成通用化、系列化的產品,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對一些小型液壓設備,為了節(jié)省占地面積或者為了批量生產,常將液壓泵與電動機裝置及液壓控制閥安裝在分離油箱的頂部組成一體,稱為液壓站。對大中型液壓設備一般采用獨立的分離油箱,即油箱與液壓泵與電動機裝置及液壓控制閥分開放置。當液壓泵與電動機裝置安裝在油箱側面時,稱為旁置式油箱;當液壓泵與電動機裝置安裝在油箱下面時,稱為下置式油箱(高架油箱)。油箱多為白制。
圖40所示為分離式液壓油箱的結構示意圖。要求較高的油箱還設有加熱器、冷卻器和油溫測量裝置。
油箱外形以立方體或長六面體為宜。最高油面只允許達到箱內高度的80%。油箱內壁需經噴丸、酸洗和表面清洗。液壓泵、電動機和閥的集成裝置等直接固定頂蓋上,亦可安裝在專門設計的安裝板上。安裝板與頂蓋間應墊上橡膠板,以緩沖振動。油箱底腳高度應為150mm以上,以便散熱、搬運和放油。
液壓泵的吸油管與液壓系統(tǒng)回油管之間的距離應盡可能遠些,管口插入規(guī)定的最低油面以下,但離油箱底要大于管徑的2~3倍,以免吸A空氣和飛濺起泡。回油管口截成45°斜角且面向箱壁以增大通流截面,有利于散熱和沉淀雜質。吸油管端部裝有過濾器,并離油箱壁有3倍管徑的距離,以便從四面都能進油。閥的泄油管口應在液面之上,以免產生背壓。液壓馬達和液壓泵的泄油管則應插入液面以下,以免產生氣泡。
設置隔板是將吸、回油區(qū)分開,迫使油液循環(huán)流動,以利散熱和雜質沉淀。隔板高度可接近最高液面,如圖40所示。通過設置隔板可以獲得較大的流程,且與四壁保持接觸,散熱效果會更好。
空氣濾清器的作用是使油箱與大氣相通,保證液壓泵的吸油能力,除去空氣中的灰塵兼為加油口,一般將其布置在頂蓋靠近油箱邊處。液位計用于監(jiān)測油的高度,其窗口尺寸應能滿足對最高和最低液位的觀察。
油箱底面做成雙斜面,或向回油側傾斜的單斜面。在最低處設置放油口。大容量油箱為便于清洗,常在側壁上設置清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