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機液壓故障診斷維修(一)
(1)故障概況
某400t液壓機,因壓力不夠,無法滿足工作要求而報修。維修人員最先修理相關的溢流閥,之后又相繼更換了新的柱塞泵、溢流閥、電液換向閥等,而設備始終不能正常工作,最終連液壓缸上下動作都沒有了。該設備使用說明書中有液壓系統(tǒng)圖兩份,個別配置略有不同,而圖紙與設備實際配置又有區(qū)別。為此按當時實際配置繪制了液壓系統(tǒng)圖(圖T),以便故障分析。
按要求先后開啟泵6、4、7,分別操作“回程”、“空程”與“加壓”按鈕,液壓缸不動。再檢查電液換向閥的電磁換向閥1、3及2,能得電動作,其中的電磁閥能動作,而換向滑閥不能動作,常處于中位,致使主泵進入換向閥的油液回油箱,系統(tǒng)未能建立壓力,液壓缸不動作。
(2)改進及故障排除
要實現(xiàn)換向閥滑閥正常動作,必須有控制壓力油來源。由系統(tǒng)分析,該控制壓力油源自于泵6旁路輸出。當開啟泵6,而主泵7未開啟時,泵6輸出油沖動泵7旋轉,泵6輸出油壓力可隨意調(diào)節(jié)至1.5MPa左右。而當開啟泵7時,泵6輸出油沖動泵7的負荷比原先減少,此時油壓大約在0.5~0.7MPa,負荷決定壓力,即使調(diào)節(jié)溢流閥也無濟于事,而電液換向閥的控制油壓力必須在1.5MPa左右。為此對系統(tǒng)做改造(圖U),建立一個獨立的控制油源。由泵8供給控制油液,壓力調(diào)定為1.5MPa,電液換向閥工作就正常了。但開機后液壓缸還是不動作。為了檢驗泵7和主溢流閥,將泵7出口至換向閥之間管路截止,加裝了一個壓力表。排除其他因素單獨檢查。啟動泵6、泵7,溢流閥逐漸加壓至5MPa,3s后,壓力突然降為0,再調(diào)節(jié)溢流閥也沒有任何反映。
若停機重新啟動,再次重復這種現(xiàn)象。由此斷定為這個換上的新泵也是有問題的(有退盤現(xiàn)象)。將以前換下的舊泵拆開修好,裝上開機,啟動泵6、泵7,主溢流閥壓力調(diào)節(jié)自如。將泵7出油口截止閥置開通狀態(tài),啟動設備,一切工作正常。
(3)小結
整個診斷與修理過程中以下問題應引起人們注意。
①設備說明書與設備實際結構配置不一致,會給操作者和維修人員帶來諸多不便。
②原液壓系統(tǒng)要檢查主泵7和主溢流閥確實不方便,只有在整個系統(tǒng)正常工作情況下加壓,壓力表上才反映系統(tǒng)壓力。如果系統(tǒng)工作不正常,尤其是如果主泵7本身有問題,則很難自查。一旦換上的新泵也有問題,更叫維修人員傷腦筋。
③液壓元件的質量和出廠檢驗令人堪憂。加裝輔助控制泵時,新裝的齒輪泵( CB20)只能調(diào)壓至1MPa,再調(diào)高一些,前后到處噴油、漏油。重新?lián)Q一個同樣的泵裝上情況明顯轉好。新裝的電液換向閥P口、O口裝反,且無標記,令人費解。新?lián)Q的柱塞泵更是質量太差,壓力維持不了。維修人員都是通過換新元件、新零件作比較來判定設備故障的,一旦這些新元件、新零件存在問題,會使診斷過程更加復雜。
設備修理及改造過程中,去除了兩個液控單向閥。液壓缸下腔(回程)系統(tǒng)中仍按原圖設單向節(jié)流閥(實際配置上只有節(jié)流閥),改善了液壓缸柱塞桿體下行的平穩(wěn)性。由于泵7裝在油箱一側地面上,如果在油箱中部引出油液(加截止閥)經(jīng)濾油器,進入泵7入口,可免去液壓泵6。
設備系統(tǒng)中上腔回路設有電磁閥3,回程時上腔卸荷后,下腔再進油。液壓缸換向時很平穩(wěn),基本無沖擊(同類型液壓機大多無此裝置)。